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怅而自悲。

出处

出自先秦宋玉的《九辩

拼音和注音

chūn qiū chuō chuō ér rì gāo xī , rán chóu chàng ér zì bēi 。

小提示:"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怅而自悲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岁月匆匆年龄渐老啊,就这样惆怅自感悲凉。

词语释义

惆怅:(形)失意,伤感:无限~。

春秋:(名)①春季和秋季,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,也指人的年岁:~正富(年纪不大,将来的日子很长)。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,相传鲁国的《春秋》曾由孔子修订。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。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(公元前722-公元前481),因鲁国《春秋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。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。

小提示:"春秋逴逴而日高兮,然惆怅而自悲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宋玉

宋玉

宋玉,又名子渊,战国时鄢(今襄樊宜城)人, 楚国辞赋作家。生于屈原之后,或曰是屈原弟子。曾事楚顷襄王。好辞赋,为屈原之后辞赋家,与唐勒、景差齐名。相传所作辞赋甚多,《汉书·卷三十·艺文志第十》录有赋16篇,今多亡佚。流传作品有《九辨》、《风赋》、《高唐赋》、《登徒子好色赋》等,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。所谓“下里巴人”、“阳春白雪”、“曲高和寡”的典故皆他而来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