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政事渐损,权移于下,衡因上疏陈事。

出处

出自两汉范晔的《张衡传

拼音和注音

shí zhèng shì jiàn sǔn , quán yí yú xià , héng yīn shàng shū chén shì 。

小提示:"时政事渐损,权移于下,衡因上疏陈事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当时政治昏暗,中央权力向下转移,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。后来被升为侍中,皇帝让他进皇宫,在皇帝左右,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。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。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,都给他使眼色,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。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,于是一起诋毁他。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,认为福祸相因,幽深微妙,难以看清,于是写了《思玄赋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。

词语释义

政事:政事zhèngshì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

时政:犹时令。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。当时的政治措施。

小提示:"时政事渐损,权移于下,衡因上疏陈事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范晔

范晔

范晔(公元398年—公元445年),字蔚宗,南朝宋史学家,顺阳(今河南淅川南)人。官至左卫将军,太子詹事。宋文帝元嘉九年(432年),范晔因为“左迁宣城太守,不得志,乃删众家《后汉书》为一家之作”,开始撰写《后汉书》,至元嘉二十二年(445年)以谋反罪被杀止,写成了十纪,八十列传。原计划作的十志,未及完成。今本《后汉书》中的八志三十卷,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《续汉书》中抽出来补进去的。其中《杨震暮夜却金》已编入小学教材,《强项令》选入中学教材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