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涛声吼地来,头高数丈触山回。

出处

出自唐刘禹锡的《杂曲歌辞(其七)浪淘沙

拼音和注音

bā yuè tāo shēng hǒu dì lái , tóu gāo shù zhàng chù shān huí 。

小提示:"八月涛声吼地来,头高数丈触山回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,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。八月涛:浙江省钱塘江潮,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,潮头壁立,汹涌澎湃,犹如万马奔腾,蔚为壮观。

词语释义

涛声:涛声tāoshēng∶浪涛拍岸的声响∶听起来像拍岸浪声的某物,或被认为像拍岸浪声的某物

小提示:"八月涛声吼地来,头高数丈触山回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刘禹锡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