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五年前作拾遗,谏书不密丞相知。

出处

出自唐元稹的《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

拼音和注音

sì wǔ nián qián zuò shí yí , jiàn shū bù mì chéng xiàng zhī 。

小提示:"四五年前作拾遗,谏书不密丞相知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拾遗:1.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,据为己有2.补充别人著作中的缺漏:《本草纲目~》。3.唐代谏官名。

丞相:中国古代官名。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,即百官之长。

相知:(动)相互了解,感情深厚。②(名)相互了解、感情深厚的朋友。

谏书:谏书jiànshū臣下向帝王进谏的奏章

小提示:"四五年前作拾遗,谏书不密丞相知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元稹

元稹
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