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妖冶二三月,从风簸荡落西家。

出处

出自南北朝鲍照的《拟行路难十八首

拼音和注音

yáng chūn yāo yě èr sān yuè , cóng fēng bǒ dàng luò xī jiā 。

小提示:"阳春妖冶二三月,从风簸荡落西家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三月:三月sānyuè∶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[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,thethirdmoon]∶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,第三个朔望月∶三个月

二三:1.谓不专一;反复无定2.约数,不定数。表示较少的数目,犹言几。3.约数,不定数。谓二成或三成。4.约数,不定数。谓第二或第三。5.约数,不定数。犹言再三,多次。

阳春:(名)指春天:~三月。

妖冶:妖媚而不庄重。

簸荡:簸荡bǒdàng像摇篮一样剧烈摇动和波动船簸荡得很厉害

小提示:"阳春妖冶二三月,从风簸荡落西家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鲍照

鲍照
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