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土惨裂,但闻悲风萧条之声。

出处

出自两汉李陵的《答苏武书

拼音和注音

biān tǔ cǎn liè , dàn wén bēi fēng xiāo tiáo zhī shēng 。

小提示:"边土惨裂,但闻悲风萧条之声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我从投降以来,身处艰难困境,一人独坐,愁闷苦恼。整天看不见别的,只见到些异族之人。我戴不惯皮袖套,住不惯毡幕,也只能靠它们来抵御风雨;吃不惯腥羶的肉,喝不惯乳浆,也只能用它们来充饥解渴。眼看四周,有谁能一起谈笑欢乐呢?胡地结着厚厚的坚冰,边塞上的土被冻得裂开,只听见悲惨凄凉的风声。深秋九月,塞外草木凋零,夜晚不能入睡,侧耳倾听,胡笳声此起彼伏,牧马悲哀地嘶叫,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,在边塞的四面响起。清晨坐起来听着这些声音,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。唉,子卿,我难道是铁石心肠,能不悲伤?

词语释义

萧条:(形)寂寞冷落,没有生气:经济~。[近]萧索。[反]繁华。

悲风:悲风bēifēng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高树多悲风。——魏·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

小提示:"边土惨裂,但闻悲风萧条之声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李陵

李陵

李陵(公元前134—前74年),字少卿,汉族,陇西成纪(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)人。西汉名将,飞将军李广长孙,李当户的遗腹子。善骑射,爱士卒,颇得美名。天汉二年(前99年)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,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,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。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,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。他的传奇经历使得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及原型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