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窃有恨焉,因以陶渊明为答,

出处

出自宋代李光的《水调歌头

拼音和注音

bái qiè yǒu hèn yān , yīn yǐ táo yuān míng wèi dá ,

小提示:"白窃有恨焉,因以陶渊明为答,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渊明:深远明达。

陶渊明:(约365—427)东晋诗人。名潜,字元亮,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)人。做过参军、彭泽令等小官,后隐退躬耕。写了大量田园诗,描写田园风光,表现不愿同流合污、向往太平社会的情思。其诗朴素自然而又含蓄淳厚。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。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小提示:"白窃有恨焉,因以陶渊明为答,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李光

李光

李光(1078年12月16日[1] —1159年4月22日),字泰发,一作字泰定,号转物老人。越州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。南宋名臣、文学家、词人,南宋四名臣之一,唐汝阳王李琎之后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年)进士,调知开化县,移知常熟县。累官至参知政事,因与秦桧不合,出知绍兴府,改提举洞霄宫。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贬藤州安置,后更贬至昌化军。秦桧死,内迁郴州。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,复左朝奉大夫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年),致仕,行至江州卒,年八十二。宋孝宗即位后,赠资政殿学士,赐谥庄简。有前后集三十卷,已佚。又有《椒亭小集》、《庄简集》等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