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。

出处

出自唐白居易的《简简吟

拼音和注音

shí sān xíng zuò shì diào pǐn , bù kěn mí tóu bái dì cáng 。

小提示:"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白地:白地báidì∶无庄稼的田地∶没有树木、房屋等的土地∶白地儿白色的质地白地儿红花布

不肯:不愿意,否定词。

十三行:法帖名。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。行数并不固定。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、规礼,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;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。年《南京条约》订立后,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,乃日趋没落。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,意义不详。俗亦称“[[洋行]]”。清代天津脚夫、挑夫等苦工的组织。

三行:1.祝酒三次。2.三种德行。

小提示:"十三行坐事调品,不肯迷头白地藏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白居易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