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若《诗》、《书》所述虞、夏以来,耳目欲极声色之好,

出处

出自两汉司马迁的《货殖列传序

拼音和注音

zhì ruò 《 shī 》、《 shū 》 suǒ shù yú 、 xià yǐ lái , ěr mù yù jí shēng sè zhī hǎo ,

小提示:"至若《诗》、《书》所述虞、夏以来,耳目欲极声色之好,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太史公说:神农以前的事,我已无从考知了。至于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所记载的虞、夏以来的情况,还是可以考知的:人们的耳朵、眼睛要竭力享受声、色之乐,嘴里要吃尽各种美味。身体安于舒适快乐,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、有才干的光荣。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。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,到底也不能使他们改变,所以,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,其次是因势利导,再其次是进行教育,再其次是制定规章,限制他们的发展。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。

词语释义

以来:(名)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:有生~|入冬~。

耳目:(名)①听到的和见到的:~一新。②指替人打听消息的人:为人~。

声色:声色shēngsè∶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∶指歌舞和女色

所述:所述,汉语词语,意思是所记载。

小提示:"至若《诗》、《书》所述虞、夏以来,耳目欲极声色之好,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司马迁

司马迁

司马迁(前145年-不可考),字子长,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,一说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西汉史学家、散文家。司马谈之子,任太史令,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,后任中书令。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,被后世尊称为史迁、太史公、历史之父。他以其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(原名《太史公书》)。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,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,到汉武帝元狩元年,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,是“二十五史”之首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