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

出处

出自宋代苏洵的《六国论

拼音和注音

zǐ sūn shì zhī bù shèn xī , jǔ yǐ yǔ rén , rú qì cǎo jiè 。

小提示:"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,(还受到诸侯的贿赂),小的就获得邑镇,大的就获得城池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,(前者)实际多百倍。六国诸侯(贿赂秦国)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,实际也要多百倍。那么秦国最想要的,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,本来就不在于战争。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,冒着寒霜雨露,披荆斩棘,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。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,全都拿来送给别人,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。今天割掉五座城,明天割掉十座城,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。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,秦国的军队又来了。既然这样,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,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,(诸侯)送给他的越多,他侵犯得就越急迫。所以用不着战争,谁强谁弱,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。到了覆灭的地步,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。古人说:“用土地侍奉秦国,就好像抱柴救火,柴不烧完,火就不会灭。”这话说的很正确。

词语释义

草芥:(书)(名)比喻最微小、无价值的东西:视富贵如~。

子孙:儿子和孙子,泛指后裔。

小提示:"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苏洵

苏洵

苏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合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长于散文,尤擅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传世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