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

出处

出自两汉诸葛亮的《出师表 / 前出师表

拼音和注音

ruò yǒu zuò jiān fàn kē jí wèi zhōng shàn zhě , yí fù yǒu sī lùn qí xíng shǎng , yǐ zhāo bì xià píng míng zhī lǐ ;

小提示:"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如果有做奸邪事情,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,应当交给主管的官,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,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,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,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

词语释义

平明:1.指天刚亮时。2.公平严明。

有司:指官吏。古代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。

陛下:(名)对国王或皇帝的尊称。

善者:是山中住人发表在起点中文网的网络小说。

犯科:犯科fànkē犯法。科:法律条文作奸犯科

小提示:"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诸葛亮

诸葛亮

诸葛亮(181-234),字孔明、号卧龙(也作伏龙),汉族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、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散文家、书法家。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,死后追谥忠武侯,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。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,呕心沥血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其散文代表作有《出师表》、《诫子书》等。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等,并改造连弩,叫做诸葛连弩,可一弩十矢俱发。于234年在五丈原(今宝鸡岐山境内)逝世。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,成为后世忠臣楷模,智慧化身。成都、宝鸡、汉中、南阳等地有武侯祠,杜甫作《蜀相》赞诸葛亮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