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代垂裳九夷附,此地千秋罢烽戍,洱海行人日夜渡。

出处

出自明唐顺之的《点苍山歌赠雪屏赵考功

拼音和注音

shèng dài chuí shang jiǔ yí fù , cǐ dì qiān qiū bà fēng shù , ěr hǎi xíng rén rì yè dù 。

小提示:"圣代垂裳九夷附,此地千秋罢烽戍,洱海行人日夜渡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行人:(名)在路上走的人。

日夜:白天与黑夜。泛指全天。

千秋:(名)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:万代~。②敬辞,旧指人的寿辰。

圣代: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。

此地:这里,这个地方。

九夷: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。亦指其所居之地。泛称少数民族。

洱海:也叫昆明池。湖名。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与洱源县之间。湖形如耳,故名。属断层湖。面积249平方千米。水产丰富。湖水清澈而深邃。滨湖有点苍山,湖光山色,风景绝佳。

小提示:"圣代垂裳九夷附,此地千秋罢烽戍,洱海行人日夜渡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唐顺之

唐顺之
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