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,丞相时作吏部侍郎。

出处

出自宋代李清照的《金石录后序

拼音和注音

shí xiān jūn zuò lǐ bù yuán wài láng , chéng xiàng shí zuò lì bù shì láng 。

小提示:"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,丞相时作吏部侍郎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当时先父是礼部员外郎,明诚的父亲是礼部侍郎

词语释义

员外:1.古指正员以外官员(全称为“员外郎”,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)。2.旧称财主、富豪等(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
侍郎:中国古代官名,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,地位次于尚书。

丞相:中国古代官名。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,即百官之长。

先君:先君xiānjūn已故的父亲

吏部:官署名。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。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、考核、升降、调动等事。

礼部:官署名。礼部,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。北魏始置,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,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。长官为礼部尚书,其后历代相沿不改。隋至宋属尚书省,元属中书省,明、清为独立机构,直接听命于皇帝。隋置尚书一人。

部员:旧时各部的工作人员。

员外郎:官名。员外,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。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常侍,员外散骑侍郎,简称员外郎。隋开皇时,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,为各司的次官。唐以后,直至明清,各部都有员外郎,位在郎中之次。

小提示:"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,丞相时作吏部侍郎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李清照

李清照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