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其有誉于前,孰若无毁于其后;

出处

出自唐代韩愈的《送李愿归盘谷序

拼音和注音

yǔ qí yǒu yù yú qián , shú ruò wú huǐ yú qí hòu ;

小提示:"与其有誉于前,孰若无毁于其后;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(另一种情况是:他)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,可以登高望远,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,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。从山上采来的水果,甜美可食:从水中钓来的鱼虾,鲜嫩可口。作息没有定时,只求安定舒适。与其当面受到称赞,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;与其身体受到享乐,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。不受官职的约束,也不受刑罚的惩处。既不了解国家的治乱,也不打听官吏的升降。(这就是)不被时代赏识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,我就去做这样的事。

词语释义

其后:其后qíhòu在某时之后其后,事情仍无起色

与其:(连)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,表示否定或舍弃的一面。常跟“宁可”、“不如”、“毋宁”、“不若”等词联用:~临渴掘井,不如未雨绸缪。

孰若:疑问语气词。询问二者相比,何者优劣。

小提示:"与其有誉于前,孰若无毁于其后;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韩愈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