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伴行人因借问,欲说喉中气愤愤。

出处

出自唐白居易的《缚戎人-达穷民之情也

拼音和注音

tóng bàn xíng rén yīn jiè wèn , yù shuō hóu zhōng qì fèn fèn 。

小提示:"同伴行人因借问,欲说喉中气愤愤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行人:(名)在路上走的人。

借问:1.询问,打听,发问。2.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。一般用于上句,下句即作者自答。3.敬辞。向别人询问事情,请问。4.过问。

中气:1.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,阴历每月二气:在月初的叫节气,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。如立春为正月节气,雨水为正月中气。2.中医上指脾胃的消化、吸收、升清、降浊的生理功能。3.戏曲演唱上指呼吸量,唱的时候呼吸量大,能够自由控制,叫做中气足。

同伴:(名)在一起工作、生活或从事某项活动的人:他进城时找了个~。

气愤:(形)生气;愤恨:这事令人~。[近]愤慨。[反]高兴。

愤愤:(形)气愤、生气的样子:~不平。

小提示:"同伴行人因借问,欲说喉中气愤愤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白居易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