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道投鞭飞渡,忆昔鸣髇血污,风雨佛狸愁。

出处

出自宋代辛弃疾的《水调歌头·舟次扬州和人韵

拼音和注音

shuí dào tóu biān fēi dù , yì xī míng xiāo xuè wū , fēng yǔ fú lí chóu 。

小提示:"谁道投鞭飞渡,忆昔鸣髇血污,风雨佛狸愁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谁说苻坚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断江流,想当年昌顿谋杀生父,响箭上染满血迹,佛狸南侵在风雨中节节败退,最终也死在他自己的亲信手里

词语释义

风雨:(名)①风和雨:~无阻|~大作。②比喻艰难困苦:不经历~,怎么见彩虹?

血污:血污xuèwū血在身体或衣物上形成的污痕杀人者抹去了凶器上的血污

飞渡:在上空越过。

小提示:"谁道投鞭飞渡,忆昔鸣髇血污,风雨佛狸愁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辛弃疾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