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孙世禄于齐,有封邑者十余世,常为名大夫。

出处

出自两汉司马迁的《管晏列传

拼音和注音

zǐ sūn shì lù yú qí , yǒu fēng yì zhě shí yú shì , cháng wèi míng dà fū 。

小提示:"子孙世禄于齐,有封邑者十余世,常为名大夫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,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。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,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,多数是著名的大夫。因此,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,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。管仲既任政相齐,以区区之齐在海滨,通货积财,富国强兵,与俗同好恶。故其称曰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,上服度则六亲固。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下令如流水之原,令顺民心。”故论卑而易行。俗之所欲,因而予之;俗之所否,因而去之。

词语释义

大夫:(名)古代官职,位于卿之下,士之上。

子孙:儿子和孙子,泛指后裔。

封邑:1.古时帝王赐给诸侯、功臣以领地或食邑。2.指领地、食邑。3.《封邑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

小提示:"子孙世禄于齐,有封邑者十余世,常为名大夫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司马迁

司马迁

司马迁(前145年-不可考),字子长,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,一说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西汉史学家、散文家。司马谈之子,任太史令,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,后任中书令。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,被后世尊称为史迁、太史公、历史之父。他以其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(原名《太史公书》)。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,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,到汉武帝元狩元年,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,是“二十五史”之首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