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,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,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。

出处

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刑赏忠厚之至论

拼音和注音

shì gù yí zé jǔ ér guī zhī yú rén , yǐ jūn zǐ zhǎng zhě zhī dào dài tiān xià , shǐ tiān xià xiāng shuài ér guī yú jūn zǐ zhǎng zhě zhī dào 。

小提示:"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,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,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《尚书》说:“罪行轻重有可疑时,宁可从轻处置;功劳大小有疑处,宁可从重奖赏。与其错杀无辜的人,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。”唉!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。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,赏就过于仁慈了;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,罚就超出义法了。过于仁慈,还不失为一个君子;超出义法,就流为残忍了。所以,仁慈可以超过,义法是不可超过的。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,刑罚不用刀锯。用爵位、俸禄行赏,只对能得到爵位、俸禄的人起作用,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。用刀锯作刑具,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,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。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,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;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,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。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,就以仁爱之心对待。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,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,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!

词语释义

君子:(名)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:正人~。[反]小人。

天下:1.指中国或世界:~太平。我们的朋友遍~。2.指国家的统治权:打~。新中国是人民的~。

长者:(名)①年纪大、辈分高的人。②年高而有德望的人:忠厚~。

之于:"......对于......来说,(就像是......)”

归于:(动)①属于(多用于抽象事物):光荣~祖国。②趋向:意见~一致。

相率:互相带引,共同。

小提示:"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,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,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苏轼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