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,而患在一国之后,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。

出处

出自先秦谷梁赤的《虞师晋师灭夏阳

拼音和注音

qiě fū wán hǎo zài ěr mù zhī qián , ér huàn zài yī guó zhī hòu , cǐ zhōng zhī yǐ shàng nǎi néng lǜ zhī 。

小提示:"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,而患在一国之后,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不是国都而说灭,是看重夏阳。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,《春秋》说是师,为什么呢?因为虞国写在晋国之前,不可以不说师。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?灭夏阳是它为主的。夏阳,是虞、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。夏阳一失,虞、虢两国都可占领了。虞国为什么要为主灭夏阳呢?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,荀息说:“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,垂棘出产的璧,向虞国借路呢?”献公说:“这是晋的国宝,如果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,那又拿它怎么办?”荀息说:“这些东西是小国用来服事大国的。它不借路给我们,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。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,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里拿出来,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,从里面的马房里拿出来,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。”献公说:“宫之奇在,一定不让的。”荀息说:“宫之奇的为人,心里明白,可是怯懦,又比虞君大不了几岁。心里明白,话就说得简短,怯懦就不能拚命谏阻,比虞君大不了几岁,虞君就不尊重他。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在耳目之前,而灾祸在一个国家之后,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。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。”献公就借路征伐虢国。宫之奇劝谏说:“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隆重,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。”虞公不听,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。宫之奇又谏道:“俗语说:‘唇亡齿寒。’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!”他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。晋献公灭了虢国,五年以后占领了虞国。荀息牵着马捧着璧,走上前来说:“璧还是这样,而马的牙齿增加了。”

词语释义

之后:1.紧接在…时以后。2.单独用在句子头上,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。

耳目:(名)①听到的和见到的:~一新。②指替人打听消息的人:为人~。

之前: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。

以上:1.表示位置、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个层面之上:半山~石级更陡。县级~干部。2.指前面的(话):~所说的是总的原则,下面讲具体做法。

乃能:乃能,汉语词语,意思是才能这样。

小提示:"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,而患在一国之后,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谷梁赤

谷梁赤

谷梁赤,战国经学家。名或作喜、寘、俶,字子始,山东省菏泽定陶人。相传为子夏弟子。治《春秋》,初仅口说流传,至谷梁赤,为《春秋》残亡,多所遗失,乃为经作传,称《春秋谷梁传》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