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奴迩河朔,汉地须戎旅。

出处

出自唐源乾曜的《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

拼音和注音

xiōng nú ěr hé shuò , hàn dì xū róng lǚ 。

小提示:"匈奴迩河朔,汉地须戎旅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匈奴: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,与第4、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,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。据中国史籍记载,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,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。

河朔:1.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。2.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。

汉地:犹汉土。指我国汉族地区。

小提示:"匈奴迩河朔,汉地须戎旅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源乾曜

源乾曜

源乾曜(?-731年),相州临漳(今河北临漳)人,唐朝宰相,北魏太尉源贺之后,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。源乾曜进士出身,历任江南道巡察使、谏议大夫、梁州都督等职,716年(开元四年),拜黄门侍郎、同平章事,成为宰相,不久与姚崇被一同免官,改任京兆尹,四年后复任宰相,不久升任侍中,后又因针对封禅泰山的问题与时任宰相张说发生矛盾被夺去实权。源乾曜任相期间,张嘉贞、李元纮等人先后掌握权力,但是源乾曜在重大问题上从不发表意见。729年(开元十七年),源乾曜被罢去侍中之职,后任太子少傅,封安阳郡公,两年后病逝于长安,追赠幽州大都督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