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海鸟至,已不知而犯之,
-
朗读
- 0喜欢
出处
出自先秦的《展禽论祀爰居》
拼音和注音
jīn hǎi niǎo zhì , yǐ bù zhī ér fàn zhī ,
小提示:"今海鸟至,已不知而犯之,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翻译及意思
“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是,对百姓执行法度就祭祀他,努力王事而死就祭祀他,安定国家有功就祭祀他,能防止重大灾害就祭祀他,能抵御重大祸患就祭祀他,不是这一类的,不在祀典之内。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,他的后代名叫柱,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莱蔬;夏朝建立以后,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,所以作为谷神祭祀他。共工氏称霸九州,他的后代担任土官之长,称为后土,因能治理九州的土地,所以作为土神祭祀他。黄帝能替各种事物命名,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,供给所需的财赋,颛顼又能进一步加以修定;帝喾能序列日、月、星辰以安定百姓,尧能竭力平均刑法以为百姓的准则,舜努力民事而死于野外,鲧堵洪水而被杀,禹能以德行修正鲧的事业,契任司徒而百姓和睦,冥尽水官的职责而死于水中,汤以宽大治理百姓并替他们除掉邪恶的人,后稷致力于谷物种植而死在山间,文王以文德昭著,武王除掉百姓所唾弃的坏人。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,郊祭尧而宗祭舜;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,郊祭鲧而宗祭禹;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,郊祭冥而宗祭汤;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,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。幕是能继承颛顼的人,有虞氏为他举行报恩祭;季杼是能继承夏禹的人,夏后氏为他举行报恩祭;上甲微是能继承殷契的人,商朝人为他举行报恩祭,高圉、太王是能继承后稷的人,周朝人为他们举行报恩祭。总共有禘、郊、祖、宗、报,这五种,是国家的祭祀大典。加上土神、谷神、山川之神,都是对百姓有功绩的;还有,前代有智慧和美德的人,是百姓所信赖的;天上的日、月、星辰,是百姓所仰望的;地上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;九州的大山川泽,是赖以出产财富的。不是上述这些,不在祀典之内。现在海鸟飞来,自己不懂而去祭祀它,当作国家的大典,这就难以算是仁爱和智慧了。仁者善于评价功劳,智者善于处理事物。海鸟无功而祭祀它,不是仁;自己不懂又不问,不是智。现在这一带海上恐怕将有灾害吧?大江大海的鸟兽,总是预先知道并躲避即将到来的灾害的。”
全诗
相关名句
-
左右皆恶之,以为贪而不知足。
出自:《冯谖客孟尝君》
-
因恬而不知怪,虑不动于耳目,
出自:贾谊的《治安策》
-
不知此图笔笔妙,岩峦映带冰霜颜。
出自:李彭的《题卢鸿草堂图》
-
不知明之日,何以解吾忧。
出自:彭汝砺的《途中和君时(其一)》
-
村村落照不知处,红叶满山秋雁飞。
出自:李宪噩的《潍县访韩公复,出吟樱桃园,追寻不遇作》
-
不知缟衣儿,曾否负归里?
出自:钱澄之的《建昌守》
-
所操不知要,宁免尘虑昏。
出自:林光的《斋居感兴二十首(其十四)》
-
白发参差总不知,黄河清浊休相管。
出自:成鹫的《寄赠闫季庸明府闫马卧仙受业恩师》
-
不知何年创,尚尔结构牢。
出自:陈深的《姑苏台晚眺分韵得高字》
-
不知药鼎沸,错认雨声来。
出自:陈与义的《夜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