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入承明四十年,忽来海外地行仙。

出处

出自清李鸿章的《荷兰夜宴

拼音和注音

chū rù chéng míng sì shí nián , hū lái hǎi wài dì xíng xiān 。

小提示:"出入承明四十年,忽来海外地行仙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十年:形容时间长久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杨伯峻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唐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

出入:(动)出去和进来:~口|~请出示证件。②(名)(数目、语句)不一致;不相符:数目~较大|情况跟事实有~。③(名)支出和收入:~相抵。

海外:(名)国外:~侨胞|名扬~。[近]国外。[反]海内。

外地:(名)本地以外的地方:~人|他到~去了。

小提示:"出入承明四十年,忽来海外地行仙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李鸿章

李鸿章

李鸿章(1823年2月15日—1901年11月7日),晚清名臣,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,安徽合肥人,世人多尊称李中堂,亦称李合肥,本名章铜,字渐甫或子黻,号少荃(泉),晚年自号仪叟,别号省心,谥文忠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“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”,慈禧太后视其为“再造玄黄之人”,著有《李文忠公全集》。与曾国藩、张之洞、左宗棠并称为“中兴四大名臣”,与俾斯麦、格兰特并称为“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