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时帝里遇清明,还逐游人出禁城。

出处

出自唐顾非熊的《长安清明言怀

拼音和注音

míng shí dì lǐ yù qīng míng , hái zhú yóu rén chū jìn chéng 。

小提示:"明时帝里遇清明,还逐游人出禁城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清明:(形)有法度,有条理:政治~|~世界。[反]腐败。②(形)清楚而镇静:神志~。③(形)清澈而明朗:月色~。[反]混浊。④(形)晴朗:天气~。⑤(名)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4月4、5日或6日。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。

明时:阐明天时的变化。指政治清明的时代。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。

游人:游人yóurén[visitortopark,etc;tourist;sight-seer]见“游客”

禁城:宫城。

小提示:"明时帝里遇清明,还逐游人出禁城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顾非熊

顾非熊

[唐](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)字不详,姑苏人,顾况之子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。少俊悟,一览成诵。性滑稽,好凌轹。困举场三十年。武宗久闻其诗名,会昌五年,(公元八四五年)放榜,仍无其名,怪之。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,追榜放令及第。大中间,为盱眙尉,不乐奉迎,更厌鞭挞,乃弃官隐茅山。王建有诗送别。后不知所终。非熊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