爨下焦尾声琅琅,知音争似蔡中郎。

出处

出自明李贤(原德)的《听琴

拼音和注音

cuàn xià jiāo wěi shēng láng láng , zhī yīn zhēng shì cài zhōng láng 。

小提示:"爨下焦尾声琅琅,知音争似蔡中郎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知音:(名)传说伯牙弹琴,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。钟子期死后,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,因此不再弹琴。后来用“知音”比喻知己。

中郎:官名。次子。

琅琅:(拟)金石相击的声音或响亮的读书声:书声~。

尾声:(名)①乐曲、乐章的结束部分。[反]序曲。②文学作品的最后一部分。③某项活动接近结束的阶段。

下焦:中医学名词。三焦之一。

小提示:"爨下焦尾声琅琅,知音争似蔡中郎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李贤(原德)

李贤(原德)

不详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