狮子炉,狻猊炉,香喷龙涎。

出处

出自元代马致远的《杂剧·吕洞宾三醉岳阳楼

拼音和注音

shī zǐ lú , suān ní lú , xiāng pēn lóng xián 。

小提示:"狮子炉,狻猊炉,香喷龙涎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龙涎:见“[[龙涎香]]”。

狻猊: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,形如狮,喜烟好坐,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,随之吞烟吐雾。

狮子:动物名。哺乳纲食肉目。体长约七、八尺,头圆大,尾细长,毛呈黄褐色,牡者有鬣,吼声洪大,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。捕食羚羊、斑马等大型动物,有兽王之称。

小提示:"狮子炉,狻猊炉,香喷龙涎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马致远

马致远

马致远(1250年-1321年),字千里,号东篱(一说字致远,晚号“东篱”),汉族,大都(今北京)人,另一说(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,号东篱,以示效陶渊明之志)。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、白朴等人,生年当在至元(始于1264)之前,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(1321—1324)之间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、散曲家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