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褒贬例,名器重双全。

出处

出自唐代杜甫的《哭韦大夫之晋

拼音和注音

chūn qiū bāo biǎn lì , míng qì zhòng shuāng quán 。

小提示:"春秋褒贬例,名器重双全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春秋:(名)①春季和秋季,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,也指人的年岁:~正富(年纪不大,将来的日子很长)。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,相传鲁国的《春秋》曾由孔子修订。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。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(公元前722-公元前481),因鲁国《春秋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。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。

褒贬:(动)评论好坏:~人物。

器重:(动)看重;重视(多用于长辈对晚辈、上级对下级):组织上~他。[近]重视。[反]看轻。

双全:双全shuāngquán成双的;同时拥有相称的两方面的智勇双全文武双全

名器:1.意思是名号与车服仪制,名贵的器物。2.亦特指钟鼎,犹大器。3.喻国家的栋梁。

小提示:"春秋褒贬例,名器重双全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杜甫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