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

出处

出自先秦荀子的《劝学

拼音和注音

gù bù dēng gāo shān , bù zhī tiān zhī gāo yě ;

小提示:"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因此,不登上高山,就不知天多么高;不面临深涧,就不知道地多么厚;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,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

词语释义

不知:不知道、不明白。

登高:1.升至高处。2.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。3.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。4.锦的别名。

高山:1.传说中的山名。2.高峻的山。亦比喻崇高的德行。3.少数民族名。

小提示:"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荀子

荀子

荀子(约公元前313-前238),名况,赵国猗氏(今山西运城临猗县)人,时人尊而号为“卿”,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,因“荀”与“孙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又称孙卿。华夏族(汉族),战国末期赵国人。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,儒家代表人物之一,时人尊称“荀卿”。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,后为楚兰陵(今山东兰陵)令。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,提倡性恶论,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‘性善说’比较,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