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,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。

出处

出自宋释守卓的《偈十九首(其十八)

拼音和注音

qǐ bù jiàn qī bǎi jiǎ zǐ lǎo chán wēng , duì rén qí dào dōng mén xī mén nán mén běi mén 。

小提示:"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,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不见:1.不曾相见。2.见不着;丢失。

西门:西门xīmén∶位于城墙西方的门复姓。

东门:东城门。复姓。春秋鲁公子遂字襄仲,居东门,号东门襄仲,后因以为姓氏。汉有东门云。

甲子:古代以干支纪日或纪年。甲为十干之首,子为十二支之首,干支次第相配,可配成甲子、乙丑、丙寅……癸亥共六十种,统称为「甲子」。

北门:北向的门。喻指北部边防要地。唐宋学士院在禁中北门,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。指翰林学士。指唐代禁军的北衙。《诗.邶风》篇名。序谓'《北门》,刺士不得志也'。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。复姓。《左传》有北门驷﹐《尸子》有北门子﹐《庄子》有北门成。见《通志.氏族三》。

七百:用'七百'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。

南门:南门nánmén朝南的城门烧其南门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唐长安大集市的南门市南门外泥中歇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小提示:"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,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释守卓

释守卓

不详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