叹春来玉板金须,一向何曾染指。

出处

出自明末清初董以宁的《苏武慢.佳人减膳

拼音和注音

tàn chūn lái yù bǎn jīn xū , yī xiàng hé céng rǎn zhǐ 。

小提示:"叹春来玉板金须,一向何曾染指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何曾:(副)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:这些年来,他~忘记过家乡?

一向:(名)过去的某一段时期:~可好。②(副)表示从过去或上次到现在:~节俭。[近]一贯。

染指:(动)春秋时,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,故意不给子公吃。子公对此很不满,就伸指在盛甲鱼的鼎内蘸了点汤,尝尝滋味走了。现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。

小提示:"叹春来玉板金须,一向何曾染指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董以宁

董以宁

董以宁(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),字文友,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市)人,清代初期诗人。性豪迈慷慨,喜交游,重然诺。明末为诸生。少明敏,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,尤工填词,声誉蔚然。与邹只谟齐名,时称“邹董”。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。著有《正谊堂集》和《蓉度词》。其中《蓉度词》中大量的“艳体词”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