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不见洞庭周遭六百里,日月出入其湾隈。

出处

出自宋汪藻的《题楚东吴文学湖隐阁

拼音和注音

yòu bù jiàn dòng tíng zhōu zāo liù bǎi lǐ , rì yuè chū rù qí wān wēi 。

小提示:"又不见洞庭周遭六百里,日月出入其湾隈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洞庭:广阔的庭院。湖名。即洞庭湖。湖名。太湖的别名。山名。在江苏省太湖中。有东西二山,东山古名莫厘山﹑胥母山﹑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。西山即古包山。

百里:一百里。谓距离甚远。古时诸侯封地范围。《孟子.万章下》:'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'后用以称诸侯国。参看'百里之命'。亦谓地小。古时一县所辖之地。因以为县的代称。借指县令。宝剑名。复姓。春秋秦有百里奚。见《孟子.万章上》。

不见:1.不曾相见。2.见不着;丢失。

日月:1.谋生之道,生存。2.天体,即太阳和月亮。

出入:(动)出去和进来:~口|~请出示证件。②(名)(数目、语句)不一致;不相符:数目~较大|情况跟事实有~。③(名)支出和收入:~相抵。

周遭:1.指绕着的一圈。2.周边的事物。

小提示:"又不见洞庭周遭六百里,日月出入其湾隈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汪藻

汪藻

汪藻(1079~1154)北宋末、南宋初文学家。字彦章,号浮溪,又号龙溪,饶州德兴(今属江西)人。汪谷之子。先世籍贯婺源,后移居饶州德兴(今属江西)。早年曾向徐俯、韩驹学诗,入太学,喜读《春秋左氏传》及《西汉书》。崇宁二年(1103)进士,任婺州(今浙江金华)观察推官、宣州(今属安徽)教授、著作佐郎、宣州(今属安徽)通判等职。《全宋词》录其词4首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