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七雄割据势相均,得士者富失士贫。

出处

出自明唐顺之的《金台行

拼音和注音

jūn bù jiàn qī xióng gē jù shì xiāng jūn , dé shì zhě fù shī shì pín 。

小提示:"君不见七雄割据势相均,得士者富失士贫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不见:1.不曾相见。2.见不着;丢失。

割据:(动)一国之内,拥有武力的人各自占据部分地区,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:军阀~。

七雄:指战国时秦﹑楚﹑燕﹑齐﹑韩﹑赵﹑魏七强国。

小提示:"君不见七雄割据势相均,得士者富失士贫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唐顺之

唐顺之
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