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势西临三晋险,地形东控两河遥。

出处

出自明李攀龙的《送魏按察之潞

拼音和注音

shān shì xī lín sān jìn xiǎn , dì xíng dōng kòng liǎng hé yáo 。

小提示:"山势西临三晋险,地形东控两河遥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山势:山势,汉语词语,读音shān shì,意思是山的形势或气势。

地形:(名)地面的形状。一般地形有平原、山地、丘陵、盆地、高原等。

两河:战国·秦·汉时,黄河自今河南·武陟县以下东北流,经山东省西北隅北折至河北·沧县东北入海,略呈南北流向,与上游今晋·陕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,当时合称“两河”。唐·安·史之乱后,称河南·河北二道为两河。宋称河北·河东地区为两河。

三晋:1.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、魏国、韩国三国的合称,作为地理名词指赵、魏、韩三国故地。2.指山西省。

小提示:"山势西临三晋险,地形东控两河遥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李攀龙

李攀龙
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