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与蜻蜓俱歇午,吟随蟋蟀共鸣宵。

出处

出自明唐顺之的《病中秋思八首(其二)

拼音和注音

zuò yǔ qīng tíng jù xiē wǔ , yín suí xī shuài gòng míng xiāo 。

小提示:"坐与蜻蜓俱歇午,吟随蟋蟀共鸣宵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蜻蜓:动物名。昆虫纲蜻蛉目。

蟋蟀:昆虫,身体黑褐色,触角很长,后腿粗大,善于跳跃。尾部有尾须一对。雄的好斗,两翅摩擦能发声。生活在阴湿的地方,吃植物的根、茎和种子,对农业有害。也叫促织,有的地区叫蛐蛐儿。

共鸣:(动)①物体因共振而发声。②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激发出来的相同的思想感情:美的东西会在人们心灵中引起强烈~。

小提示:"坐与蜻蜓俱歇午,吟随蟋蟀共鸣宵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唐顺之

唐顺之
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