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有多情如杜牧,画桥明月教吹箫。

拼音和注音

yóu yǒu duō qíng rú dù mù , huà qiáo míng yuè jiào chuī xiāo 。

小提示:"犹有多情如杜牧,画桥明月教吹箫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明月:1.明朗的月亮。2.指明珠。

犹有:犹:相似,如同,尚且仍然,还。有:发生,呈现;产生。存在。仍然还存在。

多情:(形)对人感情深厚(多指爱情):自作~|~的姑娘。[反]薄情|寡情。

吹箫:1.吹奏箫管。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:“勃以织薄曲为生,常为人吹簫给丧事。”唐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诗: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簫。”清钱谦益《偶读<史记>戏书纸尾》诗之二:“牘背千金狱始明,吹簫织薄可怜生。”2.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,谓乞食。唐虞世南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吹簫入吴市,击筑游燕肆。”郁达夫《怀扬州》诗:“乱掷黄金买阿娇,穷来吴市再吹簫。”详“吴市吹簫”。3.汉刘向《列仙传·萧史》:“萧史者,秦穆公时人也,善吹簫,能致孔雀、白鹤於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,公遂以女妻焉。”后遂以“吹簫”为缔结婚姻的典实。唐白居易《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》:“选吹簫之匹,虽则未获真人;预傅粉之郎,岂可滥收庶子?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小星》:“好遂吹簫愿,喜嬴臺乘鸞风便。”

杜牧:杜牧(803年—852年),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字牧之。曾任监察御史等职,还出任过黄州、湖州等地刺史,晚年任中书舍人。他的诗、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,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。诗风俊爽,借古讽今,暴露现实社会的黑暗,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。著有《泊秦淮》《阿房宫赋》等。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小提示:"犹有多情如杜牧,画桥明月教吹箫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杨慎

杨慎

杨慎(1488~1559)明代文学家,明代三大才子之首。字用修,号升庵,后因流放滇南,故自称博南山人、金马碧鸡老兵。杨廷和之子,汉族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正德六年状元,官翰林院修撰,豫修武宗实录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终明一世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慎可推为第一。其诗虽不专主盛唐,仍有拟右倾向。贬谪以后,特多感愤。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著作达百余种。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