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必使中国之民,填沟壑于匈奴之地为。

出处

出自明薛蕙的《战城南

拼音和注音

hé bì shǐ zhōng guó zhī mín , tián gōu hè yú xiōng nú zhī dì wèi 。

小提示:"何必使中国之民,填沟壑于匈奴之地为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何必:(副)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必要:~多此一举|你~惹他烦恼。

匈奴: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,与第4、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,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。据中国史籍记载,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,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。

中国:1.华夏族、汉族多在黄河南、北建都,因称其地为中国”,与中土”、中原”、中州”、中华”含义相同。2.中华人民共和国”的简称。

填沟壑:填沟壑tiángōuhè死的自谦说法。人死埋于地下,故称“填沟壑”未填沟壑而托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沟壑:(名)坑谷;山沟:~纵横。

小提示:"何必使中国之民,填沟壑于匈奴之地为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薛蕙

薛蕙

明朝大臣。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。年十二能诗。举正德九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谏武宗南巡,受杖夺俸。旋引疾归。起故官,改吏部,历考功郎中。正德十五年(1520年)再次被起用,任吏部考功司郎中。嘉靖二年(1523年),朝中发生“大礼”之争,撰写《为人后解》《为人后辨》等万言书上奏,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,招致皇帝大怒,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。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,不久病死家中,享年五十,被追封为太常少卿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