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薄田春自耕,盛世为农亦足老,少年何用随诸生。

出处

出自明李攀龙的《杨山人(其二)

拼音和注音

nán shān bó tián chūn zì gēng , shèng shì wèi nóng yì zú lǎo , shào nián hé yòng suí zhū shēng 。

小提示:"南山薄田春自耕,盛世为农亦足老,少年何用随诸生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少年: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。

盛世:安定兴盛的时代

南山:1.祁连山的别名。参见「祁连山」条。2.县名。在广东省汕头市西南。3.《诗经.齐风》的篇名。共四章。

何用:为什么。凭什么;用什么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﹑不须。

诸生: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、府、州、县各级学校,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。生员有增生、附生、廪生、例生等,统称诸生。

薄田:不肥沃的田地(多指水田)。

小提示:"南山薄田春自耕,盛世为农亦足老,少年何用随诸生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李攀龙

李攀龙
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