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曲溪头问草堂,名山不隐又还乡。

出处

出自元末明初蓝仁的《寄刘彦炳

拼音和注音

jiǔ qū xī tóu wèn cǎo táng , míng shān bù yǐn yòu huán xiāng 。

小提示:"九曲溪头问草堂,名山不隐又还乡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名山:著名的大山。古多指五岳。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。借指着书立说。

还乡:返回乡里。

溪头:犹溪边。

草堂:(名)茅屋。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:杜甫~(在四川成都)。

九曲:九曲,常做地名。有福建武夷山九曲溪,山东省济南市区市中区九曲庄,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等。

小提示:"九曲溪头问草堂,名山不隐又还乡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蓝仁

蓝仁

自号蓝山拙者,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。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《春秋》,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《诗经》,博采众长,形成自己的风格,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,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,既学唐人,又不失自己的个性。不事科举,一意为诗,“杖履遍武夷”,傲啸山林,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。后辟武夷书院山长,迁邵武尉,不赴。明初内附,例徙濠梁,数月放归,自此隐于闾里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