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畴焦渴不堪论,箫鼓悲秋彻帝阍。

拼音和注音

píng chóu jiāo kě bù kān lùn , xiāo gǔ bēi qiū chè dì hūn 。

小提示:"平畴焦渴不堪论,箫鼓悲秋彻帝阍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不堪:(动)承受不了:~其苦|~一击。②(动)不能(多用于消极方面):~设想|~入耳|往事~回首。③(形)表示程度深(用于消极方面):破烂~|狼狈~。

悲秋: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。

平畴:(书)(名)平坦的田地:~沃野|~千里。

焦渴:非常干渴:~难耐。

小提示:"平畴焦渴不堪论,箫鼓悲秋彻帝阍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朱熹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沧洲病叟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