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碑往往埋荆榛,后人不识真天人。

出处

出自宋王十朋的《范文正公祠堂诗

拼音和注音

duàn bēi wǎng wǎng mái jīng zhēn , hòu rén bù shí zhēn tiān rén 。

小提示:"断碑往往埋荆榛,后人不识真天人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后人:(名)①后代的人:前人种树,~乘凉。②子孙。

不识:不知道,不认识。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不处理,不主持。识,通“[[职]]”。

往往:(副)常常;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。[近]经常。[反]偶尔。

天人:1.古指天和人;天道和人道:故明于~之分,则可谓至人矣(《荀子·天论》)。2.道家指有道之人:不离于宗,谓之~(《庄子·天下》)。3.旧指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。4.指天理人欲。5.仙人、神人。形容容貌出众或才能过人的人。

小提示:"断碑往往埋荆榛,后人不识真天人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王十朋

王十朋

王十朋(1112-1171),字龟龄,号梅溪,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,伟大的爱国主义者。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(今浙江省乐清市)梅溪村。绍兴二十七年(1157年)他以“揽权”中兴为对,中进士第一,被擢为状元,先授承事郎,兼建王府小学教授。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,刚直不阿,批评朝政,直言不讳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