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童束手赴烈火,雕戈不污妖血痕。

出处

出自宋朱松的《止戈堂

拼音和注音

kuáng tóng shù shǒu fù liè huǒ , diāo gē bù wū yāo xuè hén 。

小提示:"狂童束手赴烈火,雕戈不污妖血痕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血痕:血的痕迹。指血泪的痕迹。喻指悲惨苦难的往事。

烈火:(名)猛烈而大的火:熊熊~。

束手:束手shùshǒu[haveone'shandstied;helpless]捆住了手,比喻毫无办法束手无策指不抵抗;投降近者奉辞伐罪,旌麾南指,刘琮束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小提示:"狂童束手赴烈火,雕戈不污妖血痕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朱松

朱松

朱松(1097一1143)字乔年,号韦斋,朱熹之父,祖籍徐州府萧县人,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(江西婺源),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,葬于崇安五夫里,享年四十六。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,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,侨寓建阳(今属福建)崇安,后徙考亭。历任著作郎、吏部郎等职,世称吏部郎府君,赠通议大夫,封粤国公,谥献靖祀入圣庙。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,贬任江西饶州知州(治今鄱阳),未至任病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