携将三百溪藤纸,摩取四十二章经。

出处

出自明袁宏道的《般若台为无怀上人作

拼音和注音

xié jiāng sān bǎi xī téng zhǐ , mó qǔ sì shí èr zhāng jīng 。

小提示:"携将三百溪藤纸,摩取四十二章经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十二:1.十分之二。2.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3.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。

三百:《论语.为政》:'子曰:'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''刑昺疏:'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'后以'三百'指代《诗经》。

十二章: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。衣绘日﹑月﹑星辰﹑山﹑龙﹑华虫,称上六章;裳绣宗彝﹑藻﹑火﹑粉米﹑黼﹑黻,称下六章。

小提示:"携将三百溪藤纸,摩取四十二章经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