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东墙西过高马,往往愧汗面发赪。
-
朗读
- 0喜欢
出处
出自宋邹浩的《潜亨既见和再作此赠之》
拼音和注音
qiáng dōng qiáng xī guò gāo mǎ , wǎng wǎng kuì hàn miàn fā chēng 。
小提示:"墙东墙西过高马,往往愧汗面发赪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翻译及意思
词语释义
东墙:1.东边的墙垣。借指邻家。2.即东蘠。
往往:(副)常常;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。[近]经常。[反]偶尔。
愧汗:愧汗kuìhàn羞愧得冒出了汗,形容羞愧至极愧汗绝足追奔尘。——袁桷《络马图》。
小提示:"墙东墙西过高马,往往愧汗面发赪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全诗
相关名句
-
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、窥宋东墙。
出自:谢懋的《风入松》
-
姐姐,那生弹的好凄凉人也呵!【滚绣球】我向这东墙仔细听。
出自:白朴的《杂剧·董秀英花月东墙记》
-
【幺】日沉西浦,月转南楼,花暗东墙。
出自:吴仁卿的《【越调】梅花引》
-
花压东墙,潜等待栊门儿月明下响。
出自:杨景贤的《【双调】风入松_落花轻惹暖》
-
试问夜已何其,呼童起看,月上东墙未。
出自:赵长卿的《念奴娇(夜寒有感)》
-
衡门尚未掩,犬吠循东墙。
出自:张镃的《我园》
-
幽花小径东墙下。
出自:傅熊湘的《菩萨蛮(其二)》
-
娟娟明月影,出东墙。
出自:陈匪石的《南歌子》
-
自怜独得东君意,有三年、窥宋东墙。
出自:谢懋的《风入松》
-
晴绽东墙杏子红,露漙南内牡丹承。
出自:王逢元的《和人无题二首(其一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