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无霜草木枯,葫芦花白映青苏。

出处

出自明杨士奇的《静海县

拼音和注音

jiǔ yuè wú shuāng cǎo mù kū , hú lu huā bái yìng qīng sū 。

小提示:"九月无霜草木枯,葫芦花白映青苏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芦花:(名)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。

葫芦:1.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蔓生,叶子心脏形,花白色。果实中间细,像两个球连在一起,表面光滑,嫩时可以吃,成熟后可做器皿,也供玩赏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
草木:1.草与树木。2.指荒野。3.比喻卑贱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

九月:1.格里历(即阳历)每年的第九个月。2.第九个太阴月。3.九个月。

花白:(形)(须发)黑白混杂:~胡须。[近]斑白。

小提示:"九月无霜草木枯,葫芦花白映青苏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全诗
杨士奇

杨士奇

杨士奇(1366~1444),明代大臣、学者,名寓,字士奇,以字行,号东里,谥文贞,汉族,江西泰和(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)人。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,兼兵部尚书,历五朝,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,首辅二十一年。与杨荣、杨溥同辅政,并称“三杨”,因其居地所处,时人称之为“西杨”。“三杨”中,杨士奇以“学行”见长,先后担任《明太宗实录》、《明仁宗实录》、《明宣宗实录》总裁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