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凿秦淮三百里,六朝王气几曾无。
-
朗读
- 0喜欢
拼音和注音
kōng záo qín huái sān bǎi lǐ , liù cháo wáng qì jǐ zēng wú 。
小提示:"空凿秦淮三百里,六朝王气几曾无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翻译及意思
词语释义
百里:一百里。谓距离甚远。古时诸侯封地范围。《孟子.万章下》:'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'后用以称诸侯国。参看'百里之命'。亦谓地小。古时一县所辖之地。因以为县的代称。借指县令。宝剑名。复姓。春秋秦有百里奚。见《孟子.万章上》。
六朝:1.六个朝代2.泛指南北朝时期。
秦淮:河名。流经南京,是南京市名胜之一。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,发现有王气,于是凿方山,断长垄为渎入于江,以泄王气,故名秦淮。唐杜牧《泊秦淮》诗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”南唐李煜《浪淘沙》词:“想得玉楼瑶殿影,空照秦淮。”元傅若金《金陵晚眺》诗:“城下秦淮水,年年自落潮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既是这等,且到秦淮水榭,一访佳丽,倒也有趣!”清戴名世《种树说》:“顷余侨居秦淮之上,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,居民多种树为生。”
三百:《论语.为政》:'子曰:'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''刑昺疏:'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'后以'三百'指代《诗经》。
几曾:何曾、何尝。
小提示:"空凿秦淮三百里,六朝王气几曾无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全诗
相关名句
-
溪上桃花山下舟,六朝遗事寄东流。
出自:贡奎的《题清溪图》
-
三百年来人事改,涛落沙平箭空在。
出自:刘基的《钱王箭头篇》
-
三百年来第一家,修篁古木静无哗。
出自:翁同和的《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(其二)》
-
湖水荷花三百顷,万鱼齐泣过河枯。
出自:黄节的《五月十六日作》
-
横经二月二十一,听讲三千三百人。
出自:赵汝腾的《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约(其一)》
-
有鹑不博禾三百,却向枯河掷钓缗。
出自:周必大的《陈叔进秘书送鹑分粟为谢乃辱佳句次韵发笑》
-
百里之外且如此,何况暮宿玄圃朝洧盘。
出自:石宝的《望苍岩行》
-
庶闻百里间,士习追邹鲁。
出自:杨士奇的《送王希积训导归西昌》
-
苕溪润百里,出谷几回旋。
出自:陈曾寿的《垂虹亭观瀑次愔仲韵》
-
黄河口决数百里,会泗会淮势不止。
出自:屈大均的《堤决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