拨乱傥知原始末,制梃自可鞭匈奴。

出处

出自宋邓肃的《送李状元还朝

拼音和注音

bō luàn tǎng zhī yuán shǐ mò , zhì tǐng zì kě biān xiōng nú 。

小提示:"拨乱傥知原始末,制梃自可鞭匈奴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匈奴: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,与第4、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,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。据中国史籍记载,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,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。

原始:(形)①最初的;第一手的:~记录。②最古老的;未开发的;未开化的:~社会|~森林。③指陈旧落后的:~方法|~生产方式。

始末:(名)(事情)从头到尾的经过。

小提示:"拨乱傥知原始末,制梃自可鞭匈奴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邓肃

邓肃

邓肃(1091~1132),字志宏,南剑沙县(今属福建)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,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,年四十二岁。少警敏能文,善谈论。会李纲罢相,上疏争之,干执政怒,罢归居家,绍兴二年(1132年)五月,携母避寇福唐(今福清),五月初九病逝,年仅41岁,归葬于邓墩。肃著有《栟榈集》三十卷,《挥尘后录》传于世。《闽沙邓氏族谱》载:邓肃,字志宏,父祖谷,长子邓普,字寰宇,次子邓慈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