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者奉春君使冒顿,壮士健马皆匿不见,是以有平城之役。

出处

出自宋代苏洵的《送石昌言使北引

拼音和注音

xī zhě fèng chūn jūn shǐ mò dú , zhuàng shì jiàn mǎ jiē nì bù jiàn , shì yǐ yǒu píng chéng zhī yì 。

小提示:"昔者奉春君使冒顿,壮士健马皆匿不见,是以有平城之役。"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翻译及意思

词语释义

平城:平城(今山西省大同市),北魏中期都城。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。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(公元398年)七月迁都至此,至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,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,前后经历道武帝、明元帝、太武帝、文成帝、献文帝、孝文帝共六位皇帝,成为当时北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(今奈良)。平城取自汉语“平成”,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,而以“平”命之。

不见:1.不曾相见。2.见不着;丢失。

壮士:(名)健壮勇敢的人。

昔者:往日;从前。昨天。昨夜。

小提示:"昔者奉春君使冒顿,壮士健马皆匿不见,是以有平城之役。"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分类
全诗
苏洵

苏洵

苏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合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长于散文,尤擅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传世。

相关名句

主题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