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景仁

黄景仁
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...

黄景仁轶事典故

敬重先祖
  因为黄景仁是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后裔,所以每次他到翁方纲家中时,都要向他家中的黄庭坚画像敬拜,经常看着画像,沉思很久。

放荡不羁
  黄景仁住在京师的时候,不会交际,和众人合不来,经常觉得自己和三国时期的虞翻有着共同的处境,权贵也不能随意召唤他。黄景仁每天跟着戏子要饭,甚至有时还在红氍毹之上,以身说法,打扮得粉墨淋漓,又歌又哭,谑浪笑傲,旁若无人。

  黄景仁仪态优美,站在常人之中如同鹤立鸡群,人们都争着想和黄景仁交往,但他视而不见,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伟才,或说他是狂生,但都不是。

自幼爱诗
  黄景仁方上私塾学艺之时,年少无知,不知道喜好什么,偶然听闻有几本诗集放在高阁之上,便偷偷取来窥看,虽然黄景仁看得一知半解,但他却自认为看的很透彻,洋洋自得地说:“这个东西是可以喜爱的。”便开始作诗,人们都取笑他,并因为他的诗多是幽苦之语,又对其十分唾弃,但黄景仁对诗的爱好却越来越大。

  黄景仁九岁应试时,住在江阴小楼,临考了还躺在床上裹着被子,同考的学生都取笑他,他却说:“方才想到江头一夜雨,楼上五更寒一句,想要完成全诗,你们不要打扰我。”

与洪亮吉
  黄景仁和洪亮吉相识于县试,两人被店家安排入住同一间房,从此成为一生挚友。洪亮吉诗与经并重,但并不把诗当饭吃,而黄景仁浪漫气息更重,他对考试科目吊儿郎当,对非圣贤书废寝忘食。常常半夜三更躲在被窝里,每作一首诗或得一句诗,都要把洪亮吉吵醒,与其奇文共赏。

  黄景仁是感性之人,浪漫而又任性;洪亮吉偏理性,行事相对稳重,讲究变通。他俩后来到安徽学道朱筠办公室,从事秘书工作。两人白天同桌弄材料,晚上同窝赏诗文,然则有时他们观点并不一致。有天,两人为某事争得厉害,黄景仁一气之下,跑到徽州游山玩水。洪黄交恶,影响很大。当时朱筠送了河豚与蒙古酒到其部下武亿家,武亿抱着朱筠大哭,闹得朱筠摸不着头脑,哭完才知道,这武亿是为洪黄失交而哭:“无他,远念古人,近伤洪亮吉、黄景仁不偶耳。”

  后来黄景仁北上京都,混得略有起色,就意气洋洋,夸大口说:“人谓长安居不易,误矣”,叫呆在老家的洪亮吉把其眷属迁来皇城根下。洪亮吉力劝黄景仁,但劝不住,只好垫资,出雇工费,安排人千里送黄家眷。果然,黄在京城活得艰难。两年后,洪亮吉到京城,看到老友狼狈模样,再劝其将家属送回故乡。后来洪亮吉到陕西巡抚毕沅幕僚,又不遗余力荐举黄景仁,使毕沅赠了五百金给黄诗人。黄景仁收到这笔巨款,把钱全投入买官,他打的主意是,卖了主簿一职,买上地方实职。只是按照清朝政策,捐官之前,得除现职,他新官没得到,旧职停了薪,连饭都吃不上了。

  二十多岁时,黄景仁曾与洪亮吉戏言:“予不幸早死,集经君订定,必乖余之旨趣矣。”而洪亮吉确实把黄景仁文集收拢了,一字不删编辑出来,并请毕沅出钱,印行了《两当轩集》出版。

热门故事